營養免疫與防護力

劉宴伶營養師2022.1.13

除了注射第三劑疫苗,COVID-19 Omicron洶洶來襲,別忘了營養免疫的防護力!

注射疫苗可以減少感染,或降低重症或死亡風險!但是高齡者或肥胖者效益打折

新冠肺炎

高齡者或肥胖者常見微量營養素的營養不良(舉凡維生素、礦物質),身體免疫衰退(immunosenescence),包含:
1. 胸腺無法產出足夠T細胞(naive T cells),進而無法產出足夠的抗體,例如
2. 中性粒細胞無法有效吞噬
3. 自然殺手細胞無法分泌足量的細胞因子
4. 樹突細胞無法有效傳遞免疫訊號
5. T細胞減少IL-2與干擾素產生
6. 毒殺型T細胞活性下降且B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改變

免疫功能下降(T細胞、B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活性下降,減少抗體與干擾素的產生),在過去研究也發現流感疫苗注射後產生抗體效果下降40~65%

因此免疫力較差,也就延伸更高COVID 19重症或死亡風險。
疫苗幫助人體產生人體COVID-19抗體,但建立在有完善免疫系統的前提!

參考文獻

Calder, P. C. (2021). Nutrition and immunity: lessons for COVID-19.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10.

營養在免疫功能所扮演的腳色
1. 免疫系統的能源:免疫反應是消耗能量的過程!!!
2. 提供抗體、細胞激素、接收器、急性反應蛋白等細胞原料
3. 精氨酸可以扮演「活化免疫」代謝物質
4. 維生素D、鋅具有抗細菌或病毒的能力
5. 調節宿主在免疫反應下的發炎與氧化傷害(維生素C、E,鋅、硒、omega3脂肪酸、多酚類)
6. 腸道菌相調節免疫系統

在我們積極觀望第三劑疫苗要打什麼的同時,防疫該做到事情必須要先做好均衡營養。

參考文獻

Chillon, T. S., Demircan, K., Heller, R. A., Hirschbil-Bremer, I. M., Diegmann, J., Bachmann, M., … & Schomburg, L. (2021).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Statu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COVID-19 mRNA Vaccination in Healthy Adults. Biomedicines, 9(11), 1714.

該如何做好營養免疫呢?

1. 吃足熱量,至少吃到基礎代謝率
2. 依據食物分類、份量,多元選擇清淡烹調的原型食物,舉例:
(1) 澱粉-全榖雜糧類:五穀飯、地瓜、馬鈴薯、南瓜交替選擇
(2) 碳水化合物-水果類:攝取當季水果,並且搭配不同顏色
(3) 蛋白質選擇包含:雞、豬、牛、羊肉,魚、海鮮、豆腐、蛋
(4) 蔬菜與油脂類:餐餐至少兩種顏色的蔬菜,1餐至少1碗為目標,並且搭配好油做烹調(酪梨油、橄欖油、玄米油、苦茶油)
3. 關心自己的體脂肪,女性以<30%,男性以<25%為目標:過多脂肪會引起身體進入低度慢性發炎的狀態,進而影響免疫力
4. 水份多面相影響身體身體代謝,每日喝水,以自身體重30~40毫升

營養防疫,該不該補充保健食品呢?

為了了解營養狀態與疫苗有效性,在文獻搜尋時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研究結果:
一項2021年提出針對德國健康成人(排除有慢性病、肥胖、高齡者)的研究中顯示,血清維生素D缺乏與否與疫苗有效性(產生抗體)無顯著關係,也就是不論是不是維生素D缺乏,打疫苗後產生的抗體結果是一樣的(該實驗在第一劑、第二劑注射後3、24週都檢測抗體量並統計組間差異)。除了這篇研究外,我目前沒有找到其他類似的項目去釐清微量營養素與疫苗有效性的關聯(當然也跟檢測的意義也有關)。

營養素在身體的作用如交響樂般的協同、協奏,單方補充某營養素,不一定可以構成完成免疫防護網或健康品質提升。

至於什麼情況建議補充保健食品呢?作息不正常、高壓,加上外食情況下無法均衡攝取多元營養素的人建議搭配保健食品,盡可能避免營養不良囉。